各章摘要

  第一章:本書觀點概述;統治人類社會超過百年之資本主義正在式微,原因有二:首先即自然界資源有限,無止境資源假設之市場經濟已至無法持續發展地步;由資訊科技網路、巨量資料、物聯網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大量感應器協助製造者直接服務消費者,形成更有效之傳感網路,整合愈多經濟活動,經濟活動更具效率、節能高效。
  
  物聯網漸形成一全球網路,商品與服務逐漸免費,協同共享經濟逐漸勢大,甚成主流。此點對點網路讓個人同時是製造者、消費者。連結所有人事物之網路減少購買行為,分享或取用概念勝過擁有概念,讓GDP一再降低──市場經濟正向共享經濟轉移。
  

  第二章:市場經濟興起;歐洲中世紀農業革命、圈地運動、乃至於掌握再生能源機械動力者形成了封建共享聯盟;印刷術強化商業發展亦衝擊封建共享聯盟;原共享主體之同業公會因商人雇傭與創業工廠出現而冰消瓦解。此乃商業自由化過程。
  
  君主集權之重商政策對國內商人與殖民地不公,導致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其促進了貿易與私有財產方面之政治改革。
  

  第三章:壟斷形成;當資本家擁有設備好過工匠擁有之工具,產業落入資本家手中。一如圈地運動──兩者皆有數百萬人民不再掌控之營生工具。土地與資本擁有者,賺取非工作利益。
  
  蒸汽機出現後生產力大漲、加速基礎建設,如鐵路運輸。同時通訊革命亦促成商業轉型──蒸汽動力印刷機產出之報紙數量。印刷與運輸發展,提昇商業活動速度。郵購結合運輸,締造驚人業績。生產與配銷整合成二十世紀最具力量商業模型。
  
  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於歐美,內燃機與電話成新通訊與能源組合。石油與電信公司皆垂直整合商業營運模式。汽車時代工廠、人口遷移,帶動郊區開發。垂直整合需求演變成中央集權化之指揮控制模式,經濟勢力集中於各產業中少數企業,壟斷成為常態。大量製造與配銷非垂直整合不可,自需中央集權執行之;其也的確改善大量人口生活水準。
  

  第四章:資本主義之人性;神權時代界定階級與相應義務。與工業革命同步之宗教改革否定階級論、主張個人信仰與基督直接關係,漸成獨立世界觀。改善自身主張感染至個人經濟認知,「更具生產力」、「自我價值感」興起。十八世紀末之私人財產論述,個人創造私人財產乃自然權利、市場行為乃人類真實本性;歐洲由封建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神學世界觀轉向經濟世界觀。
  
  「要能在市場上自由交易財產」概念興起,成為社會共同利益組成;達爾文理論「為最多人追求最大利益」被引用於財產權概念中;「物競天擇」之於人類生存競爭概念則引起更深廣影響。自此正當化了企業汲汲營營之市場競爭行為。
  
  新通訊與能源組合帶來新型智慧公共基礎建設。二十世紀企業壟斷者面臨該基礎架之破壞性挑戰。點對點橫向經濟模型將淘汰中間人,效率、生產力大大提高;音樂、出版、印刷、媒體產業可說明壟斷企業無力反抗新潮流。
  

  第五章:三次工業革命之全新通訊與能源組合:免費能源、能源網路、連結所有企業之智慧通訊、3D列印、網路課程,一切勞力邊際成本極速降至零。
  
  過去經濟成長主要原因乃燃燒能源,一、二次工業革命興建之基礎建設於生產力、經濟成長大躍進,機械資本及勞工績效之貢獻度僅14%。基礎建設完成後能源效率節節下降,開採與利用能源成本漸高。二次工業革命所用能源,近87%消耗於運輸中。
  
  三次工業革命前40年整體能源效率或超40%,與高於二十世紀經濟體系。正往天文數量發展之各樣傳感器將建成智慧網路,讓各行業節省接近天文數字般成本。物聯網是經濟舞台中心,所有企業需針對其建立新商業模式,因其成長指數與快速下滑之傳送成本將讓各種商品、服務之邊際成本趨向於零。
  
  指數成長可以晶片運算力倍增與儲存單價下降理解之。如摩爾定律;光纖傳輸量每九個月增加一倍;今人手一機運算力超50年前大型電腦數千倍。運算之邊際成本趨近於零;資訊取得成本亦然。此指數曲線正從運算世界轉蔓延其他領域,用於衡量各技術經濟成就。
  
  能源網路設備成本仍高,但單位產出之太陽動力、風動力邊際成本幾近於零,與資訊相類;扣除研發、佈署固定成本後,近乎免費。太陽能收集與配送成本不斷下降,太陽能效率應用亦指數型成長。2040年前,或80%能源屬再生能源;以幾近零成本生產綠色能源是未來第一目標。
  

  第六章:3D列印發展;其人力需求低、開放資源、低消耗生產、自產零件、可回收、非污染、隨處生產等優點異於中央集權式製造;促成了「複製器民主化」──人人能擁有製造工具、可互相學習與研發;預估2025年或將風行3D列印建物與汽車,成品成本將與原料價格相近,尚因軟體開源可客製化列印之;3D列印將成全新經濟典範。發展過程中諸多新生商業運作,將生產與配送邊際成本趨近於零,進入協同主義時代。
  
  此符合甘地之人民生活願景:「人民在自己家裡大量製造」。甘地主張工業化大量製造邏輯之矛盾:市場不能持續吸納全部產品;個人生產以幾百萬倍之,自有大量製造效果。其主張以個人為中心之海洋圈:由小至大之自給自足社區組成,並圈圈擴大至全人類:「地球資源所滿足於人者,乃所需,非所貪婪。」甘地大眾製造概念與協同世代理念不謀而合。
  

  第七章:全球協同教室;知識乃公共分享財。傳統工業化教室禁止學生質疑師長權威,視同學間分享知識、概念為作弊。協同時代知識重視社區同儕共享經驗,老師為引導者,學生以小組研究,模擬協同創造力,正是網路社群活動實況。全新協同教育透過程式協同完成指派作業,不論遠近藉由虛擬分組一起讀書、簡報、辯論,升級。
  
  最佳學習須透過實際生活和工作之所在社區,協同經驗乃最核心關鍵──參與更大社區;生物圈為一多關係之共享聯盟;美國已納入服務學習,改善學生問題解決技巧。
  
  美國大學教育將為分散、協同、點對點等力量所侵蝕;始自學術內部,火種正是各種技術革命──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大規模網路公開課程:史丹佛大學之薩巴斯汀史隆教授(Sebastian Thrun)開始、繼有課程世代(Coursera),非營利教學聯盟(edX)等虛擬教室興起,是為MOOC。
  
  MOOC三階段:上課、測驗、結合虛擬與現實,效果不亞於老師授課;虛擬教室十數萬至上百萬註冊人次;企業亦開始認同MOOC學分認證。高等教育經濟或已崩潰,沿邊際成本重組。MOOC服務第十萬名學生之成本幾等於零,加以開源教科書與其他免費網路資源,驅使支援性教材價格漸降到零。最佳教育可於網路免費取得,傳統、中央集權化之實體教育機構或日益式微,將只扮演補強式角色。
  

  第八章:上億勞工失業;除通訊、能源、製造、教育邊際成本趨近於零,IT網路科技亦影響人力資源:製造業、服務業、知識、及娛樂部門之數億工作者或於21世紀上半葉停止勞動。科技取代人力為失業主因──生產力履創高峰,工人數漸少。生產線之運算軟體、機器人等科技改善品質、降低價格。數值控制提昇生產力僅是開端,經營管理將以機器取代人腦;自動化減少工作職位成為常態。
  
  所取代非僅製造業,乃至設計工作;郵務幾乎滅頂;亞馬遜網站(Amazon.com)智慧化自動汽車、機器人與自動化倉儲系統淘汰人工,續邁向零邊際勞動成本目標;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真──或淘汰貨車司機;白領之人資、財務、資訊、採購工作亦然;零售業後勤辦公室、倉儲、運輸等工作,幾乎絕對遭淘汰,銷售人員也難逃。實體商店市占率續遭網路零售蠶食鯨吞,網商邊際勞動成本趨近於零,舉世趨於無勞工狀態。
  
  人工智慧亦取代知識勞工,諸如律師搜尋法律文件、娛樂業銷售分析與預測、翻譯人工智慧化等。一次工業革命終結奴隸與佃農;二次工業革命讓農業、手工勞力萎縮;三次工業革命淘汰製造業、服務業、甚至知識部門之勞動力。
  
  生產力升、失業者增,消費力減,「所有權人與勞工」、「賣方與消費者」等典型崩解──消費者須為自己生產,產銷合一者將愈具生產、消費力,並與協同共享聯盟其他成員共享產出與服務。傳統資本主義市場模型為協同共享聯盟內部利害關係所取代──社會資本如市場資本般重要。
  
  數百萬年輕人、網路世代偏好社群網路表現創造力,因共享聯盟具更大潛在自我發展機會,並予成員更大心靈報酬──蒸氣引擎解放物質利益之追求;物聯網經濟則促進非物質共同利益之追求。
  

  第九章:三次工業革命之最重要進程,「能源、通訊」組合如何民主化、分散化、協同化。
  
  二次工業革命後產生自然壟斷企業:金融、公用事業、電信、石油享受營運獲利,多半亦仰賴政府補貼,其定價遠高於邊際成本。網路興起了轉變,其建設財源由消費者自行提供;新興能源網路亦然,能源收購制驅動再生能源網發展,全球大多數風力與光電能受能源收購制鼓勵建立;再生能源參與漸多,近半風力機屬居民,消費者正轉變成產銷合一者。
  
  有評估,美國若改建置於地底之數位化、分散式之智慧電網,耗損將大幅降低、中斷減少、沿線傳輸效率提昇。此計畫中電網所將節省之能源值2兆美元,尚未計入生產力提昇幅度;其不斷以巨量資料回饋與分析、演算,提高能源效率與生產力。
  
  如前述能源效率或將竄升至40%,會往零邊際成本社會跨一大步;已有14國家逐步落實之。蒐集所有用電資訊供產銷合一者規劃用電量;系統中數百萬能源參與者得以程式調整用電量,降低電網負載;已有無線智慧能源管理裝置助用戶直接掌握自身能源生產及使用方式,透過能源網路管理之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因全球網路令數十億人可投入新「通訊、能源」組合,因指數成長三次工業革命進程或快過二次。
  
  「分享」機制為指數型成長關鍵;類似潔淨網路運動之標的宣示、管理綠色能源應用程式強化了蒐集能源資訊效率:以更低成本投資再生能源技術,降低投資難度。金錢非促使人改變生活型態關鍵要素,而是一永續生存之共同承諾,或集體宣示行動。社群是促成能源生活改變之關鍵要素,潔淨網路運動結合IT、網路、行動通訊、社交媒體、再生能源,成就一個強大組合:想想綠色能源以摩爾定律成長──。
  
  若技術突破,免費WiFi或可取代電信服務,其將呈指數成長、可取消頻譜管制;所有人共享豐饒電波,免費溝通,一如享受太陽、風、地熱;免費WiFi成為常態,中央式集權之網路基礎建設將成為歷史;廣播頻譜為豐饒資源,一如資訊、再生能源、3D列印、網路大學課程等;尚未開發之巨大頻譜,將令使用頻譜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政府部門與電信公司外第三種無線頻譜管理:網路共享聯盟,以IT、無線網路、網路技術管理分散、點對點經濟活動之21世紀高科技共享聯盟;所管理者尚包含綠色能源、3D列印、網路課程、社群媒體行銷、潔淨運輸、物流網路等;防範政府、市場突然無能,世界各地幾近零邊際成本之事物,都將以此模型管理。
  

  第十章:共有資源之認知轉變;曾有主張共有資源會因共享其成過多而枯竭,卻忽略共有資源模式歷久不衰,其運作良窳關鍵在民主化之自我管理協定共識與自願遵守,須持續合作與回饋、創造信任連結。
  
  自柴契爾夫人、雷根總統主政時之公共事業民營化始,乃至企業以生物基因申請專利、政府拍賣無線頻譜,皆欲剝奪公民集體權利,所幸圈地行為未能進一步。因相關人士努力,開放共同資源已是公眾議題,仍有各種駭客持續努力,讓各種資源開放共用。
  

  第十一章:開放共享與專利保護拉鋸,如軟體界自由軟體運動、開放原始碼實作;著作權方面之創用授權。
  
  基於「地球乃自我調節之有機體」蓋亞假說、全球暖化可怕後果,漸明瞭「生物圈福祉等同人類福祉」責任感:人類應以生物圈健全狀態之方式進行個人與集體生活;創意力量本質應是置人類於生物圈共有資源大系統中,讓兩方重新結合。
  
  保育土地如同創用授權條款,區分土地所有權與獨自享用權,其修正圈地自用情況改變了部分公共領域。所謂「全球化」即私有化自然資源;正本清源,全球化乃共享地球資源、更大規模參與,且包含各物種福祉,非僅顧及人類。自反世貿之全球化,反DMCA、WIPO兩法案等運動後,群眾漸自發性反各圈地自用,並要建立透明、無階級之分、協同合作之文化。
  
  共有資源界定人類管理地球資源方式──大眾所有並集體管理之物;需有管理纔是共有資源。未來生產與管理資源或不似一、二次工業革命之資金密集方式,改以結合通訊、能源之物聯網社會資本推動進行橫向擴展,以分散、協同合作方式籌組,並在政府參與成為一更佳治理模式,但尚未能認定共有資源模式為必然主流,未來或是共有資源與私有部門共同改善經濟。
  

  第十二章:共有資源之實務方向;重大經濟革命即基礎架構革命:新能源加新通訊;能源革命促成更複雜生活安排,需新溝通媒體管理與協調;新架構乃通訊、能源、物流三網互連,並以其產生巨量資料於所有人共享、群體追求極致生產力之零邊際成本社會。
  
  通訊網路即由政府、民間企業、公民社會三方共同治理;堅守「網路中立性」者決心維持網路為一開放之共有資源,仍有力量意圖影響媒體不可或缺之特質:開放、普及、透明──圈地自用。網路企業以公眾資料牟利或與第三方分享,虛擬世界出現壟斷企業,網路漸似大富翁,不論何種產業,最後僅一個勝利者;網路獨佔企業規模遠超實體業界,情況可憂。
  
  智慧電網亦在不斷對付商業力量種種手段,不可逆之趨勢或讓電力傳輸業者轉型以管理服務為主要收入,而非賣電;以1930年代美國農村電氣化為藍本的新共有資源管理模型或正在成形,效率遠超電力公司與政府部門:不需納稅人出資、不需政府砸重金,第三種做法纔能最適化公眾福利──政府支持之分散、協同運作、橫向發展之經濟結構(合作社)。
  
  由社會承諾驅使之非競爭本質、運作共有資源之合作社模式將是零邊際成本社會中唯一可能經營模式。再生能源之合作社實作蒸蒸日上;自由取用綠色能源聲浪漸結合自由取用通訊要求。
  
  物流產業也採分散式網路,新交遞方式節省物流時間;配送中心直接3D列印產品增加物流效率;若能以合作社方式管理共有資源,能大幅改善能源效率,讓物流需求得最佳成效。
  
  三次工業革命最佳推動機制,共有資源之管理首重防止壅塞,通訊網資料壅塞、能源網之用電尖峰、物流網儲存限制與運送時程控制等。將三者以物聯網結合,由某認知神經系統和實際工具,整合所有人於一全體社會互連之全球共有資源中。
  

  第十三章:取用權取代擁有權;協同合作時代,時間是稀有商品,寧省去開車時間並專注於虛擬世界。未來所有權價值觀或成落伍過時;因失業陰霾家庭縮衣節食,時下年輕人不可能擁有父祖輩生活水準。協同經濟成主導典範,此種經濟倚重社會信任,非市場力量。
  
  汽車共用開始風行,大眾運輸量上升。因環保自行車共用與電動交通工具也大為流行;以整合運輸供應商服務規劃共用路線整合多種交通工具;即使銷量銳減,汽車大廠仍支持汽車共用;不久未來或有無人車上路,依使用時間付費,擁有汽車者必少。
  
  尚有房間、用品、飾品、衣物等共用大行其道;以物易物模式也逐漸擴大;甚至共享家戶後花園,共用菜園,消費者成產銷合一者;都市消費者與農人形成互信關係。網路結合類似病友之病患導向健康照護顛覆傳統醫療,以集體智慧找出治療良方;Google利用巨量資料預測流感爆發;基因差異促成客製化醫療;人類器官3D列印正發展。
  
  廣告營收正在下降,或也因為分享經濟,消費者信任網友評價而非廣告;評論網站興起,網路將摧毀廣告。
  
  共享經濟省錢、環境衝擊小、生活彈性、符合實際、容易取用,且讓參與者有歸屬感、責任感。其將隨物聯網發展更加明顯。認知到共享經濟會大大影響傳統企業,低門檻效應已大量毀滅音樂、出版、書店等行業;各行業面臨利潤暴跌,將無力招架協同經濟;協同共有資源在行業裡佔有十分之一以上時,垂直整合全球企業或將大量倒閉。
  

  第十四章:群眾募資與社會資本興起,異於市場經濟中法令與資本主義體制之固有規則,信任度成擔保標準,社會資本等同資本主義信用。因無法信任傳統貨幣,數千種替代貨幣(即社群貨幣)出現,如微型貨幣、時間銀行;尚有網路上點對點貨幣,BitCoin。
  
  兩種經濟模式或共生,具社會企業家精神之福利企業修正資本主義企業營利導向、非營利組織向資本企業營利導向靠攏,如低獲利有限公司法,社會企業家精神成大學熱門課程;預期未來更多社會企業向非營利事業靠攏。
  
  物聯網是工作殺手,亦是就業方向,三網組合基礎設施將掀最後人力高潮,且將持續四十年、跨二世代,如從石化、核能轉再生能源與相關設備。現今數百萬人投入協同共有資源,未來大多數人都投身非營利事業,推動社會經濟;機器人或讓人類不必在市場勞動,轉而參與共有資源。邊際成本趨近於零腳步加快,經濟模式轉換,需重新定義工作與商機,學生也須學習新專業技能。
  

  第十五章:永續價值。人類目前每年消耗等同吞食一個半之地球資源,且隨時間提昇,生態足跡過高,關鍵在飲食習慣;以美國飲食基準估地球資源僅能餵飽25億人;若易之為印度則可餵飽百億人。
  
  舒適生活帶來快樂,更多財富反讓人抑鬱,年均所得達2萬美元後再增加則快樂遞減;頗重視追求財富物質者不若對此較不關注者快樂;貧富難互信,因物質主義剝奪了激勵人類動機、物質主義行為抑制、消滅同理心;廣告強化物質主義。
  
  重物質者少同理心,千禧世代乃史上最不偏見、最有同理心世代,其內心首要活得有意義,最在意自己能否協助他人,不只不傾向物質主義,更支持環境管理,支持改用再生能源,過半主張環保優先。驅使人類動機非物質需求,而是社會性追求;物質舒適後所求者為情感與友誼,尋求歸屬而非擁有與貪得無厭。
  
  分散、協同、點對點網路中一代人,正擺脫資本主義經濟生活特質,正創造一種共享經濟,更具永續性、同理心;其生活更近全球共有資源,更偏離資本主義市場。
  
  從物質轉向永續或能降低最富裕人士生態足跡,地球更多可用資源,改善貧窮,這是最好阻止窮困人口大增方式,電力普及正是關鍵實作之一,電力減少貧窮,也能降低生育率,或轉而緩慢減少全球人口乃至緩慢下降,人類免於坐吃山空於地球資源。
  
  天然災害與網路恐怖攻擊可能影響正在努力之事。地球暖化令天災發生機率為百年前二倍,溫度上升六度,地球物種減半,隨之而來糧食減產,颶風、海嘯、乾旱毀損人類基礎建設,根本之到唯利用再生能源延緩氣候變遷。
  
  最可憂網路恐怖攻擊乃電網,國家可因之無電可用數月乃至數年;僅需幾週停電,社會即亂,人群因缺糧、水與其他基本服務而喪命,政府與軍隊亦無可為,人類回到工業革命前。分散式智慧電網有效減輕攻擊災害範圍,因綠色電力可由各地自行產生,持續運作重要工作。
  

  第十六章:全新生物圈社群,全新基礎架構,改變經濟生活,通訊與能源新組合讓人類組成一更大家庭、更互相依存社會,人類意識因之改變,同理心將擴展至更大規模之虛擬家庭。
  
  若對他人或生物產生同理心,此對象生死經歷、喜怒哀樂,希望恐懼都能讓人感同身受──彼此生命同可貴。天堂無需同理心,因無苦難、脆弱、瑕疵;有同理心文明生活裡,彼此互相扶持在不完美世界中發展與成長,並肯定自我短暫存在;何以幸福發生於同理心發揮至極之時刻?
  
  同理心從血親擴大至教友、同胞、甚至所有人類、乃至地球所有生物。連接萬物之網路將全球連成一個社會,人類首次將同理心延伸至全人類,分享、共用過程將人類轉變為致力於地球永續生存之經濟發展;心靈將因之變化:生物圈意識和協同;新生代逐漸領略生物圈有數不清共生、協同關係,要整個系統運作妥當就要讓共生協同持續,生物圈健康與我們個人健康息息相關。
  
  年輕人漸跨出資本主義市場,能在兩種經濟中互動交流,正在拆除各種藩籬,連結全球每個人,同理心會快速擴展。在生物圈裡打造有同理心的文明是個有可能成真的宏願。
  

購買:讀冊生活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